“双减”政策出台,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据调查分析,要实现“减轻作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根本,优化作业设计是基础,开展课后服务是平台。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盘活各类资源,突破多方壁垒,让课后服务成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平台,兼顾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这是“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新方向。
一、聚力搭建课后服务平台
“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家长、教师、学校对课后服务的认识到位,是搭建平台的基础,直接影响课后服务成效。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帮助家长解决不能按时接孩子困难的便民利民举措”,作为家长应按照实际需要参加课后服务,不盲目、不跟风,更不能因为课后服务时段没有安排教师讲新课而恐慌,家长要认识到自身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将导致学生受到过度教育。其次,课后服务是在正常教育教学时间外提供,给予参与课后服务的人员必要的劳务补贴是合理合规合法的,课后服务已是一项成本低、收益大的公益普惠项目。
“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课后服务的要求反复强调这点。可见,在一定范围内,这可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要认识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课后服务目的之一,不能将课后服务简单变为第N+1节学科课,反而给学生增加负担。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到课后服务的真正意义,整个教育就不容易走出内卷化的“剧场效应”和“囚徒困境”。
学校课程育人体系致力于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基础,而学校课后育人体系则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育。学校应坚持“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因材施教”三大规律,从守住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角度,为课后服务夯基垒台。学校可乘“双减”之势而上,顺势而为,利用课后服务平台让校内教育“质效双增”。
二、合理配置课后服务课程
“点面结合”课程时间分阶段
今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模式,即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至少开展2小时”不一定是每位学生的刚性需求。
在今年7月教育部推广的案例中,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榜上有名,“城区大规模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实行错时制,将放学时间改为4个时段。”课后服务时段可根据多数家长下班时间“点面结合”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服务“面”,即所有有需求的学生,第二时段服务“点”,即部分有额外时间需求学生。学校分两个时段弹性放学,一来做到了“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二来减轻了长久以来家长集中接学生导致的校园周边交通压力。
“动静结合”课程内容分种类
“双减”出台后,各地各校都在努力探索建立如“1+X”“基础+特色”等多元化课后服务课程。可见,做好课程设置才能为课后服务立柱架梁。
我们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应该是后服务基本职责,“辅导作业”(静)是此阶段课程主要内容。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或者今天作业量少、已完成又怎么办?这里的“作业”应该不仅仅是显性作业,还包括隐性,如文段的背诵、公式的记忆、课后复习及课前预习。学校如能利用此时段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上下功夫,将更容易夯实学生学习的基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在这些选项里,能够普遍实现的是体育(动)和阅读(静)。在班级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集体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掌握1 至2项运动技能,更是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阅读让学生“静”下来,不仅让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中的“名著阅读”变得可行可为,更能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政教、教务、团(队)部门可每周或每月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增强综合素质。
第三阶段:此阶段仅服务“点”上学生,以“看护”为主。可将学生集中在学术厅、体育馆等空间较大的地方统一看护,由学生自主决定活动内容,可以自主阅读(静),也可进行简单体育运动(动),营造个人成长空间,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日照市案例,“将午饭后至下午上课前这一段时间,列入课后服务时段”,解决了中午时间家长接孩子难问题。中午时间段也纳入学校课后服务统筹安排看护范畴,值得去关注、去思考。
“动静结合”的课程设置,使课后服务不止步于“衔接家长接娃时间”目的,更唤醒学生阅读能力(读物),锻炼强健体魄(体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和阅读世界的意义(手机),最关键的是作业按时保质完成使得学生的休息权、健康权得到尊重和保障(睡眠),“五项管理”的意义在课后服务平台得以彰显。
“内外结合”服务人员分类型
“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可见,不是所有的服务都需要校内老师提供,可“内外结合”拓宽师资渠道。
“作业辅导”阶段,理应由校内学科教师提供服务,而“体育锻炼”和“阅读”阶段,则可以适当向校外延伸,邀请体育专业人士、青少年活动中心辅导员等到校提供专业指导,也可尝试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等教育资源,共同开展服务。看护阶段,则可由学校行政人员、安保人员,配以学生干部、社区志愿者来提供。
从长远来看,“内外结合”的方式直接减轻校内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也有利于完善课后服务的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课后服务质量的高需求。
三、切实做好课后服务保障
重激励保障师资
如何调动教师主动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保障课后服务可持续发展?
学校可予以参与教师“三大激励”:一是时间激励,学校可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可以弹性坐班,让老师也可协调好工作与生活,不必再为延时服务而满面忧愁;二是物质激励,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一定劳务补贴,让教师劳有所得;三是评职晋级激励,“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学校应成立课后服务专门管理团队,要设置专项管理员,除主要负责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运转、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外,应着重对课后服务质量进行过程性监督。
建机制保障经费
一是规范经费筹措,根据学校所在地域差异,可采取积极争取政府财政兜底、全额买单的方式,或探索建立争取政府支持,学校、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的机制等。
二是规范经费使用,按照“科学统筹、兼顾差异、优绩优酬”的原则,落实人员合理取酬,经费还应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课后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是规范经费管理,学校应根据实际支出列支,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主动向社会公开。
【编辑:胡慧】
© Copyright 主办:四川省教育厅 制作维护: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2006-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