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双减”:教学改革的动力源
时间:2022-05-12 09:41:05    来源:教育导报    编辑:胡慧
    查看:7133
——一个小学班级的课堂改革观察

编者按:

自“双减”政策出台后,南部县第三小学积极推动“双减”工作常态化,优化作业设计,撬动课堂变革。“双减”究竟是如何落实到课堂?实施后效果如何?让我们跟随该校校长杨明的视角,通过对一个班级的日常观察,一窥“双减”政策落地后带来的新气象。

“双减”:教学改革的动力源

——一个小学班级的课堂改革观察

这学期开学不久,学校组织开展了一次特色作业展示活动,每个班就是一个特色单元。走近三年级4班的作业展区,大单元整合作业、手工制作、知识树、实践探究……让真实在课堂发生,凝练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三年级4班的这群学生,正乘着“双减”春风,迎来满树知识竞开。

数学课上到超市

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一群身着校服的孩子在货架间穿梭不停,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名老师跟着孩子们,偶尔耳语几句,指导他们怎样观察,怎样收集数据,怎样列出表格。

原来,这是学校三年级4班的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严小菊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上关于商品价格单元时,带领学生走进商场,让学生在商品选择的实践体验中,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学生在体验购物乐趣的同时,小组开展了同种商品的材质、价格比较,制作了商品价格统计表,体验结束后,孩子们还写下了购物心得。

改变课堂形式,拓宽学生学习路径,这是南部县第三小学在课堂教学新形态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这样的生活数学课在三年级4班是常态。

“测量”教学会让学生在操场上用手臂、卷尺等丈量围墙、跑道的长度,体会古代没有刻度尺时“庹”“搾”“步”的长度测量方式,比较掌握长度单位下的精准测量。在轴对称图形教学时,会让学生在家里“捕获”相关实物,比较感知,培养学生在动手尝试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数学演讲、数学故事、数学发现等,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改变了机械、单调的陈旧式教学方式。

作业形式“变变变”

“作业量减下来了!孩子作业做得更带劲了!”这是三年级4班一位家长发给我的短信。

走进这个班,我随手翻开一个学生的语文作业本,入眼的不是密密麻麻的生字书写,或者大篇的遣词造句,而是形式灵动又趣味十足的作业:观察记录、关联词语搜集(制作手抄报)、关联美文阅读、绘画、段的描述、短文写作。

在“双减”政策落地后,老师杨蓉破旧立新,走出循规蹈矩的老路,教学中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紧扣课程标准,多元设计,融活动与知识一体,让学生远离枯燥乏味的强记强写,每日一诗展诵、故事演讲、我看我讲、我读我画等特色语文活动根植到课堂和语文教学当中,让语文课富有诗情画意,韵味十足。

与杨蓉老师交谈,她侃侃而谈的是她布置作业讲“艺术”。一是有“靶向”,改语文单一知识变多学科融合,改死记硬背变活动感知,改作业积累变兴趣选择。二是有“兴趣点”,让学生读喜欢的书、喜欢的文章,读的基础上做好感兴趣的词语、句子的收集整理,并尝试用这些词语写话。三是有“度”,“度”就是作业量,不把学生困在没有尽头的作业里,让学生看到兴趣后面还有“自由时光”的奖励。学生在每一次作业完成中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还有生活兴趣的激发、有意义的体验。我看到,在杨蓉老师的案几上,不是堆积如山的作业本,而是花花绿绿的手抄报、词语集、课文绘本,重复、机械的作业在这个班完全没了踪影。

期末评价令人惊喜

“双减”政策开始落地时,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很忐忑,怕孩子训练少了,负担减下来了,成绩是不是也会断崖式地滑下来。学校也出现了一些“藏迷藏”的怪现象,有老师主动加班给自己增负,有老师悄悄布置作业,有老师讲课特别“卖力”,怕漏掉一个知识点。

其实,三年级4班的老师在大胆试水的时候,也这样迷茫和担心过。作为班主任的杨蓉老师,上学期曾这样告诉我,“这个班期末学业评价可能要‘溜’,最好不要‘邀鸭子’,到时别批评我们哦。”等期末质量监测出结果的时候,该班学业总评价年级第一,每一名学生等级均是 A等,惊喜得让两位老师和我猝不及防。看到两位老师脸上的笑容,我看到的是“双减”带来的教学改革的动力源。

校长后记

为有源头活水来。三年级4班的“双减”新气象只是我校整体推进“双减”工作的一个缩影。五大校本特色课程体系,42个微型课题,人人参与,课后服务多姿开展;集体备课集合教学智慧,让各自为政的“唯我”教学变身为“汇我”课堂;知识整理、积累摘抄、每日诵读、特长展示,学习没有了僵硬和呆板;非遗进校园、腰鼓声声、剪纸飘飘、金钱板铿铿,学生在灵动中收获着不一样的知识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在想,教育的痛点在哪里?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老师几乎固化的教学方式?是惯性的带有功利的评价?在面对教育痛点的时候,作为一代教育人,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课堂,一点一点地改变就好。